在城市的一隅,那些擁有歷史能量的老屋老房,常常因為我們一些「除舊布新」的想法而淪為城市進步中,首當其衝的犧牲品。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缺乏人文特色與歷史記憶的新房子,城市因此逐漸失去自我特色,成為大量生產下的罐頭都市。

 當城市居民開始懂得珍惜老建築、舊房子,並且重新利用,代表這座城市的文化指標正在進步,大眾公認為繁榮城市代表之一的臺中,其實還是散佈了不少老舊建築,是一個市民夜晚外出還是得小心的城市。儘管這個城市有不少角落依舊被時光廢棄,但還是有不少滿是熱情的人,想為這些地方做些什麼。

 趕的是流行還是城市

 老屋新生帶來活力也帶來人潮,一開始,多數居民樂見自己家旁有如此光景,畢竟人都是喜愛美好的事物,看著這些披上新衣的老房子,感覺自己也跟著美好起來。彷彿城市已經找到自己的步調,居民也順勢熟悉這樣的改變。

 這樣的改變是吸引人的,在老房子裡的新生命,調和了文化溫度,讓時光遺留下的歷史厚度更加繾綣迷人,也因此,越來越多的觀光客和旅行者刻意地停下腳步,將老屋新生的運動推至高點。

時間一久,遍地開花的新生房屋加上搶著開花的待改造房屋成為臺灣城市的習慣,一窩蜂的商業價值使這些老舊房屋被迫改造求存在,這還是回到弱肉強食的社會,誰具有被改造的潛力,誰就會留下,這套酷似選秀節目的制度與邏輯讓老屋新生的好意陸續出現了問題。

那些具有改造潛質的老房子,受到大批人的尊崇、討好,城市本身是否會開始害怕迷失?房子最美好的事應該是和人一起過日子,而不是淪為招攬觀光客的觀光景點。

 綠色X旅行X路線

 城市從來就不需要商人,需要的是真正愛這座城市的人。臺中身為一個輕盈的城市,本不該被商業化的重擔壓倒在地,不管是日治時期留下的風情還是清領時期的痕跡,綜觀臺中的文化泉源,何不串起這些舊磚瓦,將它們刻劃成一絲一縷的紋路,裝載進充滿故事的巷弄間,繪製出完整的文化地圖。

 旅人只須拿著這張地圖,背著行囊,沿著宜人的氣候探訪、穿梭在城市中的舊聚落,聽著數百年間的喜怒哀樂,在蜿蜒的小路上,也許是下一個街口,就會是下一段故事的開始。

 城市給人的感覺應該要是舒服的,如果旅人來到這座城市時,能夠闔上隨身所有導覽書籍,同時取消那些書上號稱的必遊路線與旅遊行程,依循著巷弄驚喜與人情味漫步。從這個人群到下個人群,用生活的姿態移動腳步,享受巷弄間古老而獨特的味道。綠化的環境令人備感輕鬆,不論是悠閒坐落在藍天之下的古老門框窗花、在牆角偷伸懶腰的花草,或者是散步巷弄間的小貓小狗,走在每一條綠化的街區裡,往往只要低頭就能聽見它們的故事。愛這座城市的人正在透過創意,思考如何保留城市真正的美麗,而不是讓大量的觀光客沾染這樣清閒的「老房時光」。

 

 老屋翻新,翻的是它在時光裡的病根,像是位於臺中火車站前方的宮原眼科、西區向上北路口的孫立人將軍紀念館、西區中興街一帶的范特喜聚落……其實臺中至今對待老建築的手法還是溫和的,「等」彷彿是最有價值的醞釀期。另一個值得觀察的現象是,這些參與老屋新生的人,大部分並不是印象中最有經驗的資深臺中人,反而都是一些極富理想的年輕人。這同時意味著老屋新生這件事在以「文化城」自居的臺中市裡,已經不是一種懷舊的勢力,而是一種開創的嶄新力量,期待這股力量將會帶給臺中市更多令人驚豔的老屋文化。

寫於2014/07/3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