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中國電影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羅曼蒂克消亡史.jpg

【短評】

程耳導演的作品我只看了《羅曼蒂克消亡史》,對於他受封於中國的昆汀塔倫提諾(Quentin Tarrantino)也沒有啥感覺,畢竟我也只看過昆導的《追殺比爾》。但我是真的喜歡這部電影。

很多人認為,文青不過就是成天傷春悲秋,講得一口流利卻少人能懂的古今文學的一夥人,但卻又時不時那些被自身營造不出來的那些美麗的人事物所吸引。

《羅曼蒂克消亡史》就是這樣一部吸引我的電影。

上海的亂、上海的美、上海的豔、上海的情,每一個人物與場景背後都隱身著導演營造出的上海。

文章標籤

林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白日焰火

(取自《雅虎電影》) 

 

《白日焰火》吸引我的,是我平日最厭惡的焰火。充滿反差的片名,充滿反差的演員,卻要說一個關於愛情的故事。豈不令人好奇哉?

犧牲的意義何在?

《白日焰火》裡犧牲了許多東西:廖凡前妻在最後一次的做愛後犧牲了廖凡、廖凡在酒店裡犧牲了兩名隊友、廖凡為了結識桂綸鎂犧牲自己的一條皮褲、王學兵為了桂綸鎂犧牲了自己...在這個充滿犧牲的情節中,不禁思考起:犧牲的意義何在?

林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重返20歲  

(圖片來源:雅虎電影)

預告片一播出,筆者就滿心期待進戲院,為的是陳正道導演和久違的影后歸亞蕾。

【導演篇:從《盛夏光年》到《重返20歲》】

記憶猶深的那一句台詞:「人長大了,真的什麼都變了。」一樣的精神擺在陳導的這部作品,更為貼切。

每個導演也許沒有固定成名的時間點,但幾乎都有所謂的代表作。陳導的《盛夏光年》乘載了多少學子青春的片段與期許;《重返20歲》卻美化了諸多老年人的夢想。誰不想重新來過?在此片中,運鏡的技巧可圈可點,但過於流暢也使此片流於MV式的走馬看花。儘管如此,一開場的切入點卻是不錯,連串的孩子成長過程乍看與劇情毫無干係,卻若從母親的角度出發,就不難解釋片末沈夢君為了家人放棄年輕追夢的機會了。

林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楊子姍跟歸亞蕾橫跨20到70歲,被放大的還是愛情。
題材老生常談,商業片。
導演陳正道較為人知的作品是當年轟動國片界的《盛夏光年》,從2008到2015年,不曉得導演拍攝風格是否穩健進行?至少從2013年的《101次求婚》中可看出,他很有找卡司的能力。(張孝全、林志玲、黃渤、秦海璐等...)
剛看完蔡依林的新MV,不禁佩服歸亞蕾已經攀上高峰的演技,一個強大的演員,就算只有一分鐘,也能把角色深入人心。
陳正道導演挑選了這份劇本,也算是挑戰自己。畢竟像是回春的類似劇情,我不過看一集《世間情》的花露水就膩了,如果他只想用卡司掩蓋電影的老掉牙戲碼,那只能可惜這次歸亞蕾的演出了。

《重返20歲》  

(《重返20歲》海報,取自時尚娛樂)

林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一陣子跟同事聊到到底《閨蜜》好不好看的話題,為了大家老是說我不能用太專業的角度評斷電影好壞的評價,還是決定重新看一次。

相較於《閨蜜》,我更喜歡《小時代》的娛樂性,黃真真和郭敬明都是屬於熟悉(娛樂)市場族群的導演,片中也不時蹦出幾句發人深省的台詞,但就角色的塑造上來說,《小時代》的四大金釵才是真的在觀眾心裡留下四位分明女主角的印象。

先看過《致青春》後再來看《閨蜜》,楊子姍的演技明顯受到箝制,她照理說應該是三位女主角中最能發揮演員魅力的,但以她的氣場,居然要扮演三人行中最弱勢的地位主角,雖然她盡力表現,但最深刻的一幕也不過是為愛走歐洲的激烈情感戲。

前面提到的三部電影都是以女性為出發點,《閨蜜》的切入點很不錯,不像《小時代》開場透過口白介紹四位主角的方式,而是用對待希汶(陳意涵飾)的方式區分出其他兩位女主角的風格。但這點,《致青春》只用一個畫面、一句話就完成了。趙薇這幾年在實務與學術上的深耕確實不容小覷。

另外,談到男性演員的配置,黃真真相當了解女性市場,若她從政,肯定抓住不少女性票源。但繼《被偷走的那五年》的張孝全、阿KEN等人後,《閨蜜》的鍾漢良、余文樂、吳建豪反而沒有引起太多注目。他們的身分就是出軌者、新歡、冒險者,前面並無法加上任何屬於他們自己的形容詞。這代表這三名角色不一定要他們出演,也因此淡化他們在片中的表現。

結尾像是突然煞車,一個烏龍強暴殺人事件的下一個鏡頭就是談笑風生,所有男人都不見了,重心又重回三個女人的友情,臺灣的處理手法可能會在轉場中加入一個幾個月後的黑幕,但不管怎麼處理,都比這個敗筆好上許多。

林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