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愛的七種設計  (奇摩電影)

導演:陳宏一
編劇:陳宏一、神小風
演出人員:許瑋甯、黃璐、陳語安、莫子儀、白梓軒、邱彥翔、王大陸
發行日期: 2014年12月19日

 

其實我算是一個被動的人,會想看《相愛的七種設計》,除了童年裡那部《花吃了那女孩》的刻骨銘心,還有就是以偶像劇出身卻入圍金馬最佳新人的許瑋甯。(是說近年的金馬新人真的越來越令人驚嚇了...)一部談愛情又談設計的電影,加上新生代小說家神小風的劇本和青澀卻亮眼的演員群,彷彿在一開始就向觀眾宣告這是一部「年輕的」電影。

關於愛情的保鮮期

預告片洋洋灑灑地從第一天的邂逅講到最後一天的分手,讓人還沒看到全片就註記了愛情是一場悲劇。但當中究竟是因為摻雜了設計才被迫中止生命,還是其實愛情就是被設計成一場宛如《聖經》的創世紀?《聖經》說上帝只花了七天就創造了萬物,但是否也因為當中包含了人類,所以帶著所有萬物走向滅亡?

不經過設計的愛情難道就能長長久久嗎?設計之所以充滿新意,就是因為當中無時無刻都在碰撞不同的意見、不同的想法、不同的idea,反觀愛情,不也是如此嗎?如果Doris沒有被設計回到前男友的公司,怎能被迫追溯當年的愛情?如果Emma沒有被設計愛上鄭有傑這個來客串的計程車司機,她將會是整部片唯一沒有伴侶的角色;如果霸子沒有被Andrew設計當上跟他志向一點都不符合的業務主管,怎能利用職權設計Doris回到自己身邊?如果Andrew沒有設計Doris和Mark成為時差旅店的供需對象,霸子就不會在情急之下對Doris坦白自己的愛意;如果棋子沒有被阿強設計上了床,怎會有感而發說:「愛是不是做完了,就完了?」如果阿強沒有被設計挪用棋子的idea,又怎麼會知道原來愛情不是設計人就是被設計?七個人,七種方式,在訴說設計的同時,也不約而同展示了愛情的殘酷。愛情之間有太多變因,導演在片中置入大量鮮豔的色彩,衝突之餘卻都能靜靜彼此牽制在畫面中,但人就無法如此了。

在片中一開始,許瑋甯佈滿燒燙傷的臉與滾滾而下的眼淚彷彿就是在宣告自己是被愛情設計的犧牲品,片子進行到尾端,一點都不具美感的新聞畫面冷冰冰地闡述著許瑋甯火焚的事件,活生生告訴世人:愛情裡的世界可以是充滿熱情的亮紅,也可以是充滿毀滅的血紅。諷刺的是,故事起源於一個設計公司,裡面的人誰不是自認掌握了設計的能力?怎麼反過來,都被愛情設計得傷痕累累呢?愛情的保鮮期,真的就只有片中竭盡濃縮的七天嗎?七天只是一個展示的過程,可惜的是,導演只是藉由七個角色的相處輕輕帶過邂逅、相戀、迷戀、爭執、妥協、背叛、分手的七個相愛的方式,整部片就像各自成調的小曲,匯集到終點才發現不過是一首關於愛情的悲愴交響曲。

在設計裡的愛情‧在愛情裡的設計

導演很努力地刻寫了愛情裡的設計,篇篇鞭辟入理,發人深省。但相反的,在設計裡的愛情就只有在「設計公司」裡發生的愛情偏重著墨。設計在片中就是一個技能,一個不用電腦軟體也可以游刃有餘的技能。

再怎麼冷血的環境裡,也逃不開一個「情」字。為了不被傷害,必須先先下手為強,設計愛情,設計自己,設計他人,但當中輕重並未在片中成功做出相當的隔閡,以致霧裡看花花更花。片中不想承認設計裡也配擁有愛情,但其實這才應該是此片最具高潮的對照組,可惜並未被重視,反而把這些篇幅拿去製作多餘的內心戲與幽默情節,堪為可惜。

愛情本該純粹,但就像Emma一開始被客戶狠噹的情節:沙灘、玫瑰、巧克力才應該是愛情最簡單的樣子,但在新一代的設計師眼中,這些不過是「過時」的愛情,甚至狠剿客戶對愛情的見解還不如小學生一百萬倍。這裡出現一個用「小學生」的「小」來凸顯愛情的時距與代溝,聽起來像是氣話,但小學生真的懂愛情嗎?又譬如說,小學生在這邊代指了初嘗愛情的這批人,但也未必他們就懂得愛情,而且往往首先被設計的,就是這些所謂的愛情菜鳥。

設計可以學,愛情?

《相愛的七種設計》僅僅46秒的前導預告比起正式預告要來的吸睛,編劇之一的神小風相當了解年輕世代、文青憤青的口味,寫出不少振奮設計族群與年輕人的詞句。我個人很喜歡片中大量諷刺設計這個職業與商業這個行業的格格不入,一席台北入選2016世界設計之都的聳動標題底下,是赤裸裸的僅有台北報名,這個切入點其實相當有意思,為了一舉鋪陳台北這個既前衛又商業的城市形象,片中一開始就下了幾帖猛藥,讓操著一口京片子的黃璐和台灣麻辣教師曲家瑞在會議桌上針鋒相對,只為了在設計上面達成一個共識;王大陸一口流利的國罵與口水一股腦兒噴在違章建築和醜不拉機的大型看板上,可謂是替我們這群具有基礎美感的人狠狠出了口氣;霸子急奔進工地,就只是為了悼念時間悠久的老豆漿店,新的東西不斷蓋上來,舊的東西不斷拆除,台灣的設計始終缺少文化其實有跡可循......種種關於設計與商業的對峙,導演拍出來了,卻愛莫能助。因為設計就像愛情一樣,難能達到兩造的意願平行。

愛情可以爭、可以搶,可以退、可以讓,那設計呢?陳語安一場驚覺阿強才剛把自己搞上床就順手接收她嘔心瀝血的提案戲碼,拍的其實可圈可點。後來黃璐適時的一句「這不是抄,是致敬」更是完整表達了愛情與設計的共通之處。這也難怪導演會利用飯店企劃的軸心主題大作文章,從一開始的時間到愛情,再藉由設計拉攏起這七個人彼此之間風雲詭譎的關係,同時也相當程度地揭露客戶對設計專業的不夠了解,殊不知自己的一席話就得以讓鄭個設計團隊重新打掉再來,堪稱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此片是陳宏一導演的台北三部曲的終曲,從《花吃了那女孩》、《消失打看》到《相愛的七種設計》,台北在陳宏一的鏡頭下顯得瞬息萬變。但台北卻是一個很難馴化與歸類的城市,也因此,在闡述設計與愛情時,著重的還是最不願被提出來大肆張揚的「人性」。

題外話則是,我個人實在不願意肯定白梓軒與莫子儀在此片中的表現,前者還脫離不了偶像的框架,混血的臉蛋並未替角色有任何加分之處;後者在詮釋周旋與兩個女人的過程遠比追著前女友又擋著情敵要來的好,但身為一個演技飽滿的演員,不應該在詮釋角色上有如此分隔。

最後,台北的鬧與靜像是強行縫合的一窪傷口,如同此片,拆解後兩者既可相融,亦可相斥,端看執刀者心境,如此而已。愛情,如此,設計,不也如此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