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不再見》這首歌不是因為演唱者是陳學冬,而是作曲人是李榮浩。

每年看台灣引以為傲的三金典禮,除了金鐘獎(清一色還是台灣節目),其餘兩金典禮結束後往往就使我越來越貼近台灣以外地區的創作(影像或音樂)。

李榮浩是難得我認為把所有歌(同張專輯)的歌詞拿掉後,依然可以是好聽旋律的作者。不像筆耕的文字者,抽去文字只餘數頁空白,但音樂中的文字可以加分,當然也可以是像李榮浩一樣的幕後功臣。

現在不論抒情、爵士、搖滾等曲風都必須得加入商業元素才能保證作曲、填詞、演唱者能持續創作下去(無後顧之憂的那種),但我無法認同的卻是許多演唱者或唱片公司為了測試市場,一張專輯可以包含很多曲風,美其名是為了塑造多方位的全能藝人,但所謂的「定位」就是把藝人塑造成一樣都是「全方位」的表演者嗎?

嘗試多元曲風並沒有不好,畢竟這樣可以把一個人當成多個人使用,讓市場(消費者)覺得「超值」,就像台灣人一貫很愛的「吃到飽」。

如果你剛好有辦法上網,可以先聽李榮浩幕後時期的創作(像是蘇見信〈火燒的寂寞〉、Alin〈寂寞不痛〉、林依晨〈美好的旅行〉),接著開始聽他。

李榮浩

(取自搜狐音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