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都說我看電影根本是抱著處女座竭盡刁鑽龜毛的性格走進戲院,熱門片不全喜歡,藝術片也不全喜歡,這樣的人寫什麼10大電影?!

作為一個遊走在藝術電影跟通俗電影之間的半文青,太難的看不懂、太簡單的看到膩,久而久之,觀影水平就被養得高不成低不就,如果你跟我一樣有這種困擾,不妨還是參考一下2017年上半年,由本人推薦的10大電影吧~

以下不分名次,隨機排序:

  1. 天才的禮物2017/4/28:美國隊長終於可以不只是美國隊長
  2. 我的冠軍女兒2017/3/24:近乎完美的摔角動作
  3. 喜歡你2017/5/5:偶像劇劇情搭配周冬雨影后級的表演超讚
  4. 目擊者2017/3/31:近幾年看過最好的結尾
  5. 關鍵少數 2017/1/26:好劇本好演員化繁為簡
  6. 玉子2017/6/28:諷刺滿點的寓言
  7. 白蟻-慾望謎網2017/3/17:趕快頒一座金馬給吳慷仁
  8. 逃出絕命鎮2017/4/21:無須多說的好劇本
  9. 西城童話2017/1/6:讓人印象深刻的郭書瑤
  10. 當他們認真編織時2017/3/10:僅次於《目擊者》的強力結尾

 

一、天才的禮物 gifted

天才的禮物.jpg

故事很簡單,數學家母親Diane將獨生女Mary交給兄長Frank後自殺,希望他讓遺傳到她高超數學天分的女兒可以過正常人的日子,但Diane的外婆得知孫女的數學天分後,無所不用其極想將孫女從Frank身邊帶走。

劇情的二元對立很簡單,跟外婆還是跟舅舅,但這部電影之所以動人的地方,童星Mckenna Grace功不可沒,她眼神有一股資優生的桀傲不遜與成熟,但和同齡玩伴在一塊時,儼然又是一個無異常的小女孩,更多時候,我都是被她的神情打動。加上氣場很強的房東Roberta在旁襯托,Chris Evans終於可以放開美國隊長的包袱,演出一個可圈可點的舅舅。

適合觀看對象:不想花太多腦力解析劇情者、想純粹哭哭笑笑的人

 

二、我的冠軍女兒 Dangal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jpg

故事也很簡單,退役的摔角手Mahavir寄望能有一個兒子可以替自己一圓奪牌的夢想,但只生了四個女兒,放棄夢想之際,卻發現大女兒與二女兒的摔角天分,開始訓練姐妹倆的摔角技能。

印度電影這幾年已經慢慢走出純歌舞的形式,從《救救菜英文》到《我的冠軍女兒》,故事的成分加重了,融入更多反映印度社會現況的元素後,讓電影的厚度也增加不少。

這部電影的劇情安排很流暢,該轉折處有轉折,算是拿捏得很不錯。但極力推薦要看他拍攝的每一個摔角鏡頭,連我這個門外漢也看得聚精會神。

片長161分鐘,毫無冷場,也不會有久坐的不耐,很適合想看一點有深度的電影,卻又不怕看不懂的人。

適合觀看對象:想純粹娛樂視聽的人、對反映社會現況片有興趣的人

 

三、喜歡你 This Is Not What I Expected

喜歡你.jpg

故事超簡單,跨國集團總裁愛上女廚師。結束。

但他之所以在我的前十名推薦電影中,除了我對美食類電影的欲罷不能外,就是周冬雨那股影后級的表演力道了!

台詞設計也蠻有趣的,巧妙用一來一往,看似只是較量食物的對白帶出男女主角的心境與立場,值得一看,並且細細品味。

當然,這部電影還是有敗筆,林志玲的存在N度讓我出戲,楊祐寧也有那麼一點點突兀,幸好各自都有台詞在後面幫襯,不至於太出格,勉強算瑕不掩瑜。

電影中用美食隱喻愛情,雖然老生常談,但是透過俏皮的台詞跟精準的演技,還是讓人印象深刻。

適合觀看對象:主角的粉絲、對美食有瘋狂熱愛的人、情侶

 

四、目擊者 Who Killed Cock Robin

6632.jpg

故事開始不簡單了,講述九年前一場車禍的目擊者小齊,九年後自己意外出了車禍,發現自己的二手車是事故車,追查後,發現這台車就是九年前自己目睹的那場車禍的車,於是決定繼續抽絲剝繭,從車禍生還者徐愛婷、報社主管Maggie、提拔自己的長官邱哥中,試圖從中找出脈絡。

這部片讓我一洗對國片的失望與陰鬱,畢竟,在《海角七號》之後,我就很少看到足以成為一個分水嶺的國片,《目擊者》跟前段日子的《失控謊言》很像,但《失》片的劇情過於牽強,懸疑的氣氛都是昏暗燈光打出來的,不是劇情本身營造出的,加上部分演員太讓人出戲,都顯得《目擊者》更加豐厚、專業、乾淨。

從看完這部電影,我逢人就說,好的電影結局就該像《目擊者》。要知道,一個爛結局足以讓人忘記電影過程拍的有多好,一最忌諱太好猜、二最忌諱突然結束,爛結局毀掉整部電影的數量掐指就有,說不定改天也可以來整理一下,幫助大家避開這些雷結局。

適合觀看對象:不怕血腥者、熱愛懸疑驚悚類型的人

 

五、關鍵少數 Hidden Figures

關鍵少數.jpg

作為一個傳記式電影,講的是三個非裔女性凱薩琳強森(Katherine G. Johnson)、桃樂絲范恩(Dorothy Vaughan)、瑪麗傑克森(Mary Jackson),克服了性別、種族與專業上的種種考驗,於1960年代太空競賽時期在美國太空總署(NASA)貢獻一己之力的故事。

身為一個文組的學生,我對太空這種題材可以說是興趣缺缺,但這部電影居然可以讓我輕鬆了解故事所要表述的種種不公。精密的計算公式也沒有大量出現,編劇可能也清楚,這不是一部掉書袋的的電影。

電影中沒有刻意告訴大家黑人女性多麼的艱難困頓,而是利用主角們的種種日常凸顯出這些令人鼻酸與不捨的差別待遇。

一部好的電影,不一定要讓人看不懂,相反的,寓教於樂才是一部成功的電影。《關鍵少數》的劇情時常有幾次不經意的起伏,讓觀眾陪著主角又哭又笑,也成為我榜上的前十名。

適合觀看對象:對太空有興趣者、喜歡好故事的人

 

六、玉子 Okja

Okja_Poster.jpg

我好愛這種諷刺類的電影,故事描述一個山間少女美佳跟她的好友玉子的友情,在玉子被跨國集團綁架到美國後,美佳為了要帶她回山上所發生的一切。

保護大自然、提倡永續發展的電影比比皆是,但我卻唯獨選了《玉子》,除了我對Tilda Swinton的熱愛,還有就是看完後一陣子才偶然品出的小趣味。

我從事過不少包裝一個本來平凡無奇的東西的工作,想辦法凸顯它的優點、挖掘它的賣點、用文字、用影音、用盡各種媒介與方式,讓它可以理所當然地被買走。玉子源於基因改造,一出生就站在大自然的對立面,但經過可愛化、故事化,將它塑造成一個合理的存在,這個諷刺不是很耐人尋味嗎?

我一直很排斥中西方演員出現在同一部電影,總覺得突兀。可是這次的演員陣容擺出,我反而覺得有相當程度的平衡感,飾演美佳的安瑞賢的氣場絲毫不輸其餘西方演員,現在的童星幾乎個個都不容小覷。

適合觀看對象:喜歡可愛動物的人、關注環保議題的人、演員的影迷(我)

 

七、白蟻-慾望謎網 White Ant

白蟻.png

這部片的人物結構很簡單:兒子、母親、窺探者。簡單說就是兒子偷取母親的貼身衣物,卻不慎被窺探、恐嚇的故事。

導演拍過不少紀錄片,片中使用了幾段手持式攝影的方式,感覺我們就站在主角旁邊,做著一個像湯君紅一樣的窺探者。整部電影看完並不好過,也許導演一開始就沒有打算讓觀眾好過,灰暗、壓抑、啜泣,居然還直接讓吳慷仁半途就意外身亡,對於三角人物關係構組的電影而言,像是少了一個中心柱,但也因為他的身亡,讓母親與窺探者進而出現交集。

最後的結局也安排的頗有意思,只是海水的意象過於明顯,我還是比較喜歡《目擊者》的結局。

吳慷仁跟莊凱勛的實力已經足夠拿下金馬獎了,為什麼現在還只停留在金鐘獎(抓頭不解)?還是吳慷仁要先把鍾瑤娶回家,讓自己先旺一點 >////<

適合觀看對象:關心社會議題者、喜歡紀錄片形式者

 

八、逃出絕命鎮 Get Out

逃出絕命鎮.jpg

英文片名蠻有意思的,真想直譯成滾出去吧 XDDDD

這部電影充滿很多伏筆,但我比較喜歡電影過程慢慢一個一個拋出來,逃出絕命鎮的劇本要到快結束,甚至要多看幾次才可以覺察到這些伏筆。

劇本中,每個角色都有幕前跟幕後的關係,導演也把懸疑驚悚的氛圍經營的很不錯,連我這個很少看驚悚類電影的人,也被衝得滿天高的評價帶進戲院,並且很樂意給予它很高的分數。

適合觀看對象:心臟還算大顆的人、導演的粉絲

 

九、西城童話 The Mad King of Taipei Town

6662.jpg

其實讓我念念不忘的電影,通常都有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點。

像是《目擊者》的結局、《關鍵少數》的劇本跟演員,其實只要把一個故事說好,我對電影的接受度還是很高的。

《西城童話》也有一個上榜的理由:畫面還有郭書瑤。

我沒有很喜歡《志氣》的郭書瑤,儘管這部電影讓她從董子健手上搶到金馬新人獎,我還是沒有很喜歡。但是《西城童話》一樣演出一個年輕女生,這次的郭書瑤卻演出了年輕人的迷惘與早熟,讓我跟這個角色有了連結。

葉天倫把西門町拍得很美,拍出了像脫郭書瑤眼中的迷惘與早熟,搭配林宥嘉的氤幻聲線,就是一部很美的電影。

適合觀看對象:林宥嘉的粉絲、喜歡攝影的人

 

十、當他們認真編織時

hsii-fxyipxf7699972.jpg

生田斗真是一個一定要記住的日本演員。

我對日劇跟日團的接觸不多,幾乎只看動畫片跟題材新奇的電影。但隨著日本動畫電影越來越難懂,看一部等於看了三部,還可能因為無法了解日本民族背景而鎩羽,久而久之,就很少接觸這些背後還要花更多時間理解的電影,轉而看起皮克斯製作的寓教於樂的動畫。

這部片搭上近期最熱門的跨性別議題,也因為看到海報上女裝的生田斗真,可惜當時台中只有幾間電影院上映,但還是去看了。

過程儘管美化不少跨性別者的生活,但結局的安排還是不錯的,至少讓我猜錯結局,並且安排一個我覺得更好的結局。

適合觀看對象:有小孩的人、情侶、關心跨性別議題的人

 

以上就是2017上半年,心目中的前十名電影。

很主觀,但也可以當個參考值,希望我接下來還有時間做一個十大畢生該遠離的電影合集。

arrow
arrow

    林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